健康中国百名中医药杰出人物展播:全国名中医—王仁发
王仁发男,196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咨询开发部特色疗法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15岁开始跟随祖父探药、学医,1987年祖父过世后,为提高医术水平又拜镇上三位名师继续学习中医,勤奋好学,博采众长,不断地钻研医,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唐祖宣
唐祖宣是我国的国医大师,是用中医治疗四肢血管疾病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位心系百姓,传承仲景,名震豫鄂的一代名医。唐祖宣出生于1942年一个贫苦的普通农民家庭,当他还在母亲腹中之时,父亲就去世了,是他母亲将他辛苦拉扯长大的。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唐祖宣小学毕业后,就早早进入到了社会打拼。青年时的唐祖宣
李佃贵
李佃贵,创立“浊毒理论”及“化浊解毒”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待患者,他主动加号、开便宜药,耐心解释深奥的理论。传承所学,他坚持不分门户、不分地位、不分地域的“三不分”原则,倾其所有。他还要求学生练好字、抄好方,以严谨的作风善待患者,敬畏生命。2017年6月,时年67岁的河北省中医院医师李佃贵接受表
石学敏
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由于特别擅长针灸,多次创造医学奇迹,被誉为“神针圣手”。1968年,30岁的石学敏仅用三根小针,为中风而偏瘫了一个月之久的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萨布进行治疗。仅仅一次治疗,萨布当天就站了起来。该国最权威的报纸在头
王琦
王琦,今年七十过五,国医大师里的“年轻人”。他力主行医不能只看人的病,更要看病的人,把辨体、辨病、辨证结合起来。他说,中医要被认可,要靠疗效,要靠原创的理论体系。他开创中医体质学,用体质辨识助医生治病,帮普通人读懂自己的身体,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他主张中医走出去,要以充分的解释力为前提。为
孙光荣
他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神十”航天员。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研制大纲。孙光荣,男,1941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无党派人士,师承出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
韦贵康
韦贵康,全国骨伤名师,2017年荣获国医大师称号。他年近八旬,仍然出诊,精神矍铄,言谈和蔼。他创造“韦氏手法”,治愈了许多血压异常的颈椎病患者。他坚持“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患者多花钱还挨一刀”,甚至为患者垫钱治病。他追求风趣、亲和的就诊环境,让患者轻松完成治疗。还要求学生:治好病,要让病人满意;没完全
雷忠义
第三届“国医大师”。上世纪70年代,雷忠义发现,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呈增多趋势。他下定决心,要以中医药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过十年沉潜,终于制成新药,开启了传统医学筛选防治心血管病药物的新思路。悬壶大半生,经其手而重获新生者,难以计数。而雷忠义在行医过程中展现出的医德更令人感动,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众多
张琪
20岁正式踏上医途,行医七十六载,张琪从未离开过临床一线。主攻肾病、肝病等内科顽固性疾病,最擅长的是用便宜、常见的药,治好复杂、罕见的病。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张琪主动要求医院降低挂号费用。虽已九十有六,但他仍坚持每日读书看报,探索现代医学、掌握前沿理念,将中西汇通,各学派之学说兼收并蓄。不管是刮
熊继柏
这是一位中医临床大家,也是一位熟谙中医经典的名家。他行医六十载,诊治病患数不胜数;通晓中医经典原著,让理论和实践互参互证。他在大学讲授中医经典理论30年,专著被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列为藏书。他就是国医大师熊继柏。早上7点,在位于湖南长沙市中心的养天和中医馆,熊继柏的70个
徐经世
已有75岁的徐经世,整天仍然忙个不停。周二与周四,徐经世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诊,病人慕名而来,排着队挂号。不坐诊时,一些病人追到徐经世家里,他就把书房当成诊所看起病来。徐经世笑言:"退休了也捞不着休息,越老越忙呀!"徐经世的医术高明,一些病人称赞他是"手到病除"。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路志正
疑难杂病,治起来最棘手。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疑难病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发挥中医综合治疗法优势,往往能迎刃而解。他年近百岁,眼不花,耳不背,行动自如,坚持每周出诊,是我国出诊年龄最大的中医师。他常说:“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多看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每当临诊,我总